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张宏想了想补充了一句:“一起送来的还有番薯,是吕宋的商舶带来的,还没来得及做。”
“很好,不要做了。”
朱翊钧看着李太后询问道:“都饷馆?”
李太后看着小皇帝疑惑的眼神,颇为欣慰的说道:“嘉靖三十年,福建闹起了倭寇,在月港设立了靖海馆,后来,海盗谢老、张维等二十四将被平定。”
“嘉靖四十二年,现在的兵部尚书谭纶,之前在福建做巡抚,把月港靖海馆改为了海防馆,去年海防馆从澄海县城,移到了港口,海防馆改名为了都饷馆。”
“都饷馆,督舶饷,就是抽分收税的,每百抽六,折银,押送京师。”
李太后说起来头头是道,这土豆片味道都好了一些,之前孩子读书不好,对这些朝政也不是很感兴趣,李太后跟小皇帝说,小皇帝多事不耐烦,今天主动问起来了。
朱翊钧听明白都饷馆到底是什么,其实就是海关,负责收税。
李太后继续说道:“罗拱辰是个读书人,考了举人没考中进士。”
“东南闹起倭寇时,海疆数千里告急,狼烟遍地,朝野内外震动,罗拱辰便组织军民反抗,能以孤军当劲敌,后来倭寇侵松江府,罗拱辰率众,星夜驰援松江府,从浙江按察司佥事,升为了海防同知。”
罗拱辰是读书人,却在抗倭一事中,屡建军功,当时倭寇闹得凶,这罗拱辰一介书生仗剑平倭,名声大噪。
读书人和读书人之间的差距的确很大。
“去年他回京述职,见了不少的人,但是他想办的事儿,到底是没办成。”
李太后说起了此事,便没有了多少食欲,放下了筷子,面色有些担忧。
东南开海,设立月港的争斗,可谓是步步惊心,这罗拱辰的初心就是再好,朝中无人帮衬,也是白费功夫。
这罗拱辰先是由老上司谭纶引荐去了吏部尚书杨博府上觐见,谭纶因为父母丧事回家守孝,再出仕是由杨博举荐,这便是有了举荐之恩,在大明官场上,这是天大的恩情。
谭纶觉得罗拱辰的想法不错,就把罗拱辰引荐给了杨博。
吏科给事中为何弹劾谭纶?
因为谭纶出身浙军,跟戚继光是战友,受到戚继光、梁梦龙这些浙军出身的影响,谭纶现在跟张居正走的实在是太近了。
杨博作为晋党党魁,本就恼怒谭纶以怨报德,直接让罗拱辰吃了个闭门羹,拜帖都没收。
罗拱辰又走了戚继光的关系,让戚继光引荐他给张居正,结果张居正听闻罗拱辰的想法,颇为赞同,就在罗拱辰的奏疏上齐缝下了自己的书押,送到了通政司,内阁拟票后,在两次廷议中,都没有通过。
最终罗拱辰回京述职的期限到了,只好回去了福建月港,等待消息。
这土豆、番薯,就是那会儿罗拱辰带回京的礼物,宫里有,张居正的全楚会馆也有,本来杨博也应该有的,但是杨博没见罗拱辰,便没有了。
万历元年,土豆在京师,还是稀罕物件,但是在南方,早就在嘉靖年间已经传入。
“这海防同知罗拱辰进京所为何事?”
朱翊钧搜检了一下记忆,并没有相关的内容。
万历皇帝本身就不喜欢政务,再加上李太后约束极为严苛,这逆反心理之下,对国事也多是漠不关心,左耳朵进右耳朵出。
李太后靠在椅背上,略微有些心烦意乱的说道:“罗拱辰想收税,确切的说是设课征收贩洋船税,抽分,百抽六的税,征收那些红毛番的洋船的税。”
“洋船?罗拱辰要收洋船的税?”
李太后颇为确切的说道:“对洋船。”
“都察院总宪反对增税,理由也算是充分。”
“葛守礼说:国家榷税都有规定,在四通八达、商贩辐辏之地,设有钞关税务,在各府也设有税课司,负责征收税银,法至详备,原无渗漏不征之地。
圣杯!?我的!!!五灵珠!?我的!!!炼妖壶!?我的!!!所有我感兴趣的统统都是我的!!!无限流小说QQ交流群758907150...
唐一柔性格怯懦,被朋友戏称为包子女,她被交往多年的男友穆宇骗婚。新婚当夜,就被小三薛安琪设计。婚后生活并不顺利,婆婆苛责,穆宇视她为隐形人,与真爱打得火热。逆来顺受的唐一柔努力把日子过好,换来的仍旧是婆家的漠视,只有偶尔归家的老公弟弟穆宸给与她应有的尊重。终于又一天,身心俱疲的唐一柔从那段名不正言不顺的婚姻里逃了出来,为了护住肚中孩子,她发奋图强,性格变得强势,不再任人欺压。...
萧遥因伤回归乡村,带着女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小乡村,偶获神农传承,从此踏上一条开挂之路!玩空间系统,种植柿子树,开发鱼池塘,好不悠哉。系统在手,天下我有,可我萧遥绝不是个废物,谁都不要惹我。...
沈云嘉明知道谢棠不是好人,但还是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了...
开局一条龙,升级全靠哄!那个阿莲啊,给个金币买酒喝呗金币麦酒一杯才一铜币,你居然敢要一个金币说,是不是在外面有其她龙了我冤枉啊!...
自从一条叫柳青青的蛇闯入到苏楠的生活中,他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书友群1159429398...